11月23日,“金融科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上海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论坛在我校上川路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论坛由上海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上海高校智库)、校科研处和金融科技学院联合承办。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力出席并致辞。上海市政协委员、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鸣,上海市政府参事张光平做主旨演讲。论坛由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顾晓敏主持。
杨力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市正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学校高度关注与重视金融科技领域的相关研究,聚焦以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为重要特征的前沿领域,积极打造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高地,助力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学校成立国内首个金融科技学院,开设了国内首个金融科技专业,并已获批成为上海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高校智库)。未来将继续主动对接上海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需求,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交叉学科,更好地服务上海全球金融中心建设和国家金融科技发展战略。
顾晓敏表示,金融科技作为金融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深刻改变了金融服务并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围绕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及构建高效金融体系等核心议题展开,通过多维度的深入交流探索金融科技发展的新路径。
在主旨演讲环节,雷鸣作题为“金融科技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联动发展”报告。他介绍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强调了技术革新对金融效率的根本影响,并从技术对比出发,探讨了金融科技的变革力量。他还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现代金融中的应用,讨论了国际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
张光平作题为“科技度量是科技金融的抓手及相关应用”的报告。他阐述了“科技度量”的作用与实践意义,明确区分了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的不同内涵,强调对科技进行精确度量是把握其对经济、贸易和产业发展影响的关键。报告结合专利、知识产权进出口等数据,分析当前科技度量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科技度量方法和模型。
与会嘉宾围绕金融数字化转型的监管、区块链风险与安全、数字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钟宁桦、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凌力副教授、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施光普分别作了“金融科技在债券价格预测上的应用”“区块链与金融科技支撑数字空间演进”“乘数而上、产业向新: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报告由金融科技学院院长殷林森主持。
本次论坛是学校第四届“数智赋能•协同发展”学术月活动之一。校科研处、金融科技学院负责人和师生共同出席。
(摄影 蔡佳瑶 余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