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会计学院与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了“AI+赋能资产评估新发展”第二届长三角论坛。论坛旨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资产评估的融合,拓展未来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新方向,为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军华出席。来自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上海市资产评估协会、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27家单位和高校的嘉宾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王军华在致辞中指出,论坛不仅彰显了长三角地区在资产评估领域的领先地位,也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宝贵平台,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资产评估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上海市资产评估协会秘书长管平在致辞中分享了上海评估机构如何积极转化和利用数据搭建人工智能平台,以及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机构治理效率方面取得的成果。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伟暾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与资产评估的结合是机遇也是挑战,在AI技术大力提高资产评估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AI应用的信息安全问题。
主题报告从监督管理、机构应用、高校发展三个角度展开。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培训部主任周振国介绍了我国资产评估市场的发展现状。上海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评估管理处处长汪世新展示了最新的国有资产评估智能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系统实现了政府对企业价值的主动管理。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姚凌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资产评估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包括AI的估值模型等。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技术部合伙人徐呈介绍了立信自主研发,集智能问答、任务执行为一体的综合型智能机器人“小杏仁”的应用场景。杭州链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胡邵聪介绍了公司数据资产价值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和应用软件。道衡德安华总经理曾伟昌介绍了AI估值应用的具体技术问题。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资产评估系主任郭昱介绍了生成式模型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及前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资产评估专硕项目主任蒋详林以复旦大学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为例,从课堂到职场两个角度探索学生自主成长培养模式和成效。浙江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黄志雄提出财经院校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与出路问题。
(供图: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