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资产证券化高峰论坛上,我校法学院金融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浦东金融法治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学森主持圆桌论坛并就“消费金融&大消费产业资产证券化”发表观点。
张学森认为,“消费金融”和“资产证券化”是我国目前金融创新的两大热点领域。传统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服务方式,而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消费金融在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有了较大的扩张,其具有“小、快、少、活、短”等五个特点和优势,即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抵押担保少、服务方式活、贷款期限短。消费金融迅猛发展及其资金来源制约,使得资产证券化这一融资方式成为其获得融资的主要方式,引起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近两年来异军突起,成为一个20万亿元的大市场、大蛋糕。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飞速发展,其中也蕴含着各类风险,不可忽视。从基础资产来看,主要在于原始权益人的大数据风险,如风控模型,防范欺诈风险、防范信用风险;从投资者角度看,主要在于提前偿付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人风险等。张学森认为,防范风险主要在于三个层面:一是政府层面,要完善相关立法监管的制度和措施,尽快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提供系统、有效的法治保障;二是业界层面,要构建业界自治组织,制定标准化的自律规范,形成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良好的从业标准和职业操守;三是市场主体层面,严格遵守法律规范和职业道德,严格自律,规范操作,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