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的铸魂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学院于9月29日在上川路校区举行了“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研讨会。上海教科院德育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宗爱东研究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教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晓娟教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永章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法学院院长刘林教授、解放日报高级记者王多、东北大学田鹏颖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专职秘书叶柏荣、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晓钦教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叶海涛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学院班子成员和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经伟教授主持。
宗爱东认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要积极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要通过“大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作为内容支撑;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
李冉指出,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要从用课程体系支撑工作体系、区分讲思想和讲政策、提高思政课的学理性、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成长成才实际开展教学等方面持续努力。
谢晓娟对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尤其“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提出了思路,强调要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主题、地位等内容讲清楚,要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融入。
王永章结合教学实践指出,要从实践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动力论和领导权论等方面全面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
张志丹围绕“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发言,强调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新质生产力是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刘林认为,要在加强高质量教材供给、贴近生活实际、夯实理论支撑统一的基础上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
王多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强调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是发挥教育强国强大思政引领力的关键,思政课教师要用好新闻案例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发挥党的创新理论的铸魂育人功能。
田鹏颖指出,坚持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思政课教学体系,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作为中心环节和最重要课程,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大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
叶柏荣从核心价值和历史传统、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时代精神和情感共鸣等方面阐释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意蕴,从感性的传授和理性的表达等方面阐发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金瑶梅结合教学实践,强调要重点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实践、新质生产力、党的领导等内容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引导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赵庆寺分析了当前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的行动逻辑。
丁晓钦认为,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在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宏观中观微观教学相统一的基础上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
叶海涛从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的原则和方法、提升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强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入阐释了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的方法论。
学院党总支书记万金城在总结中指出,各位专家的发言,既有理论上的研究,又有实践上的探索,有很多好经验值得立信马院学习和借鉴,立信马院将持续加强对外交流,抓住“大思政课”建设的有利时机,努力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使思政课的关键课程作用和党的创新理论的铸魂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彰显。
(摄影 于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