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体育与健康学院通过构建课堂教学、课外锻炼和线上竞赛三位一体的疫情防控时期立信体育线上教学新模式,帮助学生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体育育人目标,有力保障疫情防控时期学生身心健康。
形式活泼、凸显思政元素的线上课堂教学
根据学校线上教学要求,体育与健康学院教师认真做好备课准备,细化落实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线上讨论、案例收集等各个环节,保证线上课堂教学质量。目前学院共开设65门课程,439个班级;选课学生合计11604人次,其中体育必修课(含体育保健及预科班体育课)27门,330个班级;体育选修课38门,109个班级。
增加视频教学比重,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对体育场馆、时空环境、运动器械、动作示范、纠正指正等条件有着特殊的要求,学院教师运用在线直播、视频教学、比赛欣赏、三维动画、图文讲解、讨论反馈、运动打卡等方式,保障教学效果。目前,学院所有线上体育课件都增加了视频教学、赛事欣赏等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对技术动作进行模仿练习,促进学生更好的了解体育项目竞赛规则。
因地制宜,克服线上教学场馆器械难题。疫情期间,体育教学无法在体育场馆进行,难以找到教学所需的运动器械,学院教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提高教学效果。在乒乓球课中,面对握拍、挥拍教学环节没有球拍的实际困难,岳峰老师鼓励同学寻找类似球拍的生活物品作为替代,完成握拍和挥拍动作训练;在游泳课中,刘禹辰老师利用陆地俯卧徒手练习展示蛙泳腿收翻蹬夹分解动作,采用录制视频讲述技术动作要领、陆地模仿水中姿势、三维动画辅助等教学方式,让“陆上游泳课”进行的有声有色。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凸显体育育人功能。学院教师积极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体育课堂中,在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同时养成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拼搏精神。在网球课中,冉宁培老师以202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巴蒂突然退役和“青蛙公主”谷爱凌现象作为切入点,激励学生“学以增智”把握时代大势、“学以提能”勇担时代重任、“学以致用”求变中再创佳绩;在篮球竞赛规则教学中,杨正阳老师结合竞赛详细讲解篮球规则,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排球课中,张振宇老师结合“女排精神”,讲述中国女排运动员在历次比赛中的奋斗足迹及取得的辉煌成绩,鼓励学生学习女排拼搏向上、不畏困难、勇于争先、自强自信、为国争光的精神品格。
视频示范、远程指导的线上课外锻炼
疫情封控期间,体育与健康学院组织陈仁花、杨娟娟、陈丹、翟鲁波、刘洋、岳峰、冉宁培、刘强和刘云娜等9位中青年骨干老师录制“课间一起动起来”系列课外锻炼指导视频。目前,系列课程已在学校官微发布三期,累计阅读量达到7725次,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朋辈激励的校际线上体能训练。校赛艇队是学校近年来组建的高水平运动队,在上海市竞赛中屡屡取得不俗成绩,因受疫情影响,无法进行系统训练,队员体能面临无法保持良好状态的局面。体育与健康学院教练周航、何翌积极拓展思路,联合同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赛艇队,每周定期开展线上居家训练,针对赛艇运动员核心力量进行专门练习,赛艇队员以饱满的热情、铆足一股劲,相互激励,积极参与居家线上合练,实现“停课不停练”。
内外联动、人人参与的线上体能竞赛
为缓解疫情期间居家的焦虑情绪,发挥体育教学育体、育心、育人的目的,体育与健康学院联合党委学生工作部引进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健康校园大赛暨AI体能赛,采用人工智能在线判定动作规范记录有效数据,保证比赛过程可视化和比赛成绩可量化。学院在全国奖项之外,还配套了校内奖励,周赛奖、月赛奖、学期奖及完赛奖,提高比赛的参与度和覆盖面。目前,全校累计报名总人数7635人、累计参赛63339人次、日均参赛人数2486人,在第四周全国260家参赛院校中参与度排名第八,成为上海唯一进入前20名的高校,该项赛事也成为我校参赛人数最多的单项体育赛事。
4月6日,体育与健康学院举行2022年阳光体育大联赛云竞赛暨“运动战疫,健康立信”居家健身系列赛之平板支撑项目决赛,学生选手们在比赛中表现出对运动的热爱,积极参加比赛,尽展青春活力。
(供图:岳峰、刘禹辰、冉宁培、何翌、刘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