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由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法学院、中国会计博物馆承办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契约、籍帐与信用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松江校区举行。副校长顾晓敏出席会议,并为“国际会计史研究中心”揭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日报社、人民出版社、西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地质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等多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我校教师近30人参加会议。
顾晓敏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感谢,并向大家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现状和特色,同时介绍了我校重视“诚信”文化建设的历史,对会议独创性地将契约文书与账簿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进行讨论给予了极大肯定,希望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宣传,提高对中国传统契约精神和信用文化的认知,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西北大学教授武树臣、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曹树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陈金钊在会上做主题发言,从诚信文化的古文字解释、近现代民间金融中的“凭票”等独特的角度,解读中国文化中的契约和信用精神。会议围绕着中国传统契约、传统账簿进行了细致的技术讨论,同时就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契约精神、信用的实质、契约精神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等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会议在取得丰硕的学术交流成果的同时,彰显了中国传统社会契约、账簿与信用精神的文化价值。
(摄影:宋小明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