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指导、我校与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20期GFCI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发布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圆桌会议”在陆家嘴举行。校长唐海燕代表主办方致辞,副校长顾晓敏就金融人才培养发表演讲。此次是GFCI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首次在上海发布,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英国Z/Yen公司副董事长Mark Yeandle等80多位金融机构高管出席会议。30多家境内外主流媒体出席活动。
唐海燕对参加会议的嘉宾表示欢迎,他回顾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以来20多年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经济的成长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源动力,金融市场化改革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体制保障,对外开放是上海能否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的关键。未来五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着四个主要任务,即:在保持金融稳定的前提下扩大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的监管体制;加快金融创新;完善法治环境,相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实现关键性突破。
顾晓敏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人才培养发表演讲,她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有自己的优势特点,也有短板和不足。上海金融人才数量、层次跟结构不能满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求,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讲,应该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把订单式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并鼓励在国外开设分校,走出国门,开拓办学路径。
会议还邀请到了浦发硅谷银行行长Dave Jones、桑坦德银行亚太区副首席执行官Jorge Tapia、财新智库总裁沈明高、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等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十三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举行圆桌对话。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自2007年开始由Z/Yen公司在伦敦金融城支持下开始编制,是目前被国际金融业界最广泛使用的针对金融中心城市的评价体系,每年3月和9月定期更新以客观显示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变化,目前对全球80多个金融中心城市进行评价,此次发布是该指数第20期。在最新排名中,伦敦、纽约、新加坡、香港位列前四名,上海名列全球第16位,是中国大陆在全球排名最高的金融中心城市。中国内地深圳、北京等其他城市也进入了该指数,分别列第22位和26位。
我校科技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陈文君教授、鄢德春副教授等多位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