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高原(一流)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建设工作会议在我校松江校区举行。校长唐海燕教授、副校长陈晶莹教授出席会议。来自台湾政治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海外专家、学科建设处及高原(一流)学科成员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高原(一流)学科负责人邵瑞庆教授主持。
唐海燕对高原(一流)学科建设成果表示肯定,对学科发展建设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在学科方向方面,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凝练出2-3个高度聚焦的研究方向,跟踪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进行纵向深度研究。二是团队培育方面,希望通过海外专家指导,使团队成员迅速成长,同时尽快吸收原金融学院的骨干力量加入到团队当中,学校也会加大学科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三是基地建设方面,通过对工商管理研究中心进行实体化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工商管理研究中心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四是学科成果方面,学科成果须达到高原的水平,要集中精力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学科成果应服务于社会,满足国家和上海地方的重大战略需求;同时通过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带领研究生或优秀的高年级本科进行研究,拓展学生们的成长空间。五是学科机制方面,注重与海内外高校进行机构层面的合作,进一步理清优化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的机制,处理好高原学科建设期内团队成员教学和科研之间的时间、精力分配,进一步优化海外专家的聘任办法以及经费管理使用、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等制度。
陈晶莹指出,高原(一流)学科发展定位准确,契合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创新了团队建设的管理机制,科研成果显著,团队成员实现了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的突破,申请获批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也呈稳定增长态势。她表示,工商管理学科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应进一步完善制度体制建设,寻找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整合两校的优势资源,提高学科整体的科研水平。
11个高原(一流)学科团队分别报告了各自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未来研究设想,并就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学科前沿问题等和与会成员进行了深入讨论。
5名海外专家张周教授、陈世敏教授、王兴贺教授、郑小凡教授、何秀丽教授及我校邵军教授、巩娜博士、叶飞腾博士、陈瑜博士就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论文报告,并和与会人员进行深入讨论。
本次会议是高原学科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也是一流学科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