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金融业的先驱者,是我校国际金融专业的创办人;他是国际结算业务的宗师级人物,在业界有“南姚北苏”之称;他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金融系统先进工作者;他为人师表、德高望重,他的著述言行至今影响着一大批金融系统内的业务骨干;他是姚念慈,我校校史上三姚(姚念慈、姚学乾、姚叠叁)之一。学校每一步发展史上都印下了他永恒的足迹。
翻开尘封多年的档案,一段关于姚念慈老师的评价跃然纸上:“他捧着一颗心来到学校,却不带走一棵草离开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姚念慈同志的一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是克勤克俭的一生。”在关于姚念慈老师的整个采访过程中牞无论是遇到他的同事、学生还是他的家人、朋友,“敬业、专业、尽职尽责、受人敬重”是所有人对他的共同评价。
国际金融专业创始人,行业“老法师”
1960年3月上海财政金融学校正式筹备。为支持学校建设,上海市财政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陆续从财政、金融系统抽调了一批干部和业务骨干,充实学校师资队伍,共调集62人,其中教学人员只有29人。当时的姚念慈,已经是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外部进出口课的业务骨干,他正是这被抽调的29人其中之一。
学校筹建初期,缺乏师资,没有校舍,更无办学经验,甚至连生源都没有。在这样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姚念慈等人肩负起了学校外汇专业的创建工作。据原招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党委书记沈幼勤回忆,“1961年牞我进入上海财政金融学校学习,当时的学校条件很差,校舍狭小,专业方面更是一无教材,二无课程设置,三无专业规划。然而,没有教材姚老师就自己编写教材给我们上课,没有专业课程规划,姚老师就亲自制定最适用于我们专业规划。在我印象中,姚老师对自己要求极其严苛,他编写的教材每个学年都要重新修订,推陈出新,而他自己也一直坚持不懈在学习。”
在1990年姚念慈的一篇回忆录《而立之年旧话》中曾这样写道,“在一无校舍、二无师资、三无教材的情况下,大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时的师资队伍是一批‘杂牌军’,70%的人既无教学经验,又无理论基础。”这样的条件,如何办学?回忆录中继续写道:“怎么办?一是进修,二是取经。我就是在外语学院的师资进修班进修了半年,取得了大批讲义和教学资料。”
我校的外汇专业正是在姚念慈这批人的不断学习、不断创建过程中逐渐完善。“业务课的教材,大部分都要自编。进修一结束,我就和其他教师一起编写教材,大家互帮互助,发奋努力,摸索前进。”姚念慈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那时候想要上讲台,也不太容易,有的教师三次试讲都未通过。”这样艰苦的条件却并没有影响到教学,“我就这样被集体力量感召着,安心从事教学工作30年。”
姚念慈的学生,我校原副校长、上海商学院副校长贺瑛回忆,“全国的外汇专业创办,金院称得上是最早的学校之一,其后的很多学校,从教材到教学模式都来跟我们取过经。将姚老师称为外汇专业的创始人,当之无愧。”
创立专业,形成教学体系,也是姚念慈治学由实践过渡到理论的过程。从1940年开始,姚念慈陆续在上海、香港、重庆等地的聚兴诚银行工作。建国后,又在上海银行、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进出口科工作数年。十多年的银行实际操作经验,让姚念慈在外汇业务尤其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颇具造诣。1960年,姚念慈正式由银行调入学校工作,由此开始了此后30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这30多年的教学研究中,姚念慈先后编写、编译了《国际结算》、《银行市场学》、《银行商业信用证的法律》等教材、著作,又先后成为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6家商业银行顾问,指导国际结算相关业务,成为业内公认的“老法师”,与天津财大的苏宗祥并称“南姚北苏”。
提问“问不倒” 育人“常青树”
1978年起,姚念慈开始任上海市财政金融学校外汇教研室教研组长,直到1982年上海银行学校重建,学校组建国际金融教研室,姚念慈出任教研室主任,为我校搭建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回忆起这段历史,沈幼勤发现姚念慈在此期间在专业领域有很大转变,“1979年至1982年期间,我去伦敦进修国际金融课程,学成归来后去听姚老师开的国际金融课,意外地发现,除了一些国外既成的体系与做法外,不论是课程的深度还是广度他的课都丝毫不逊于国外的课程。不仅如此,我发现原本应该是偏实务派的姚老师,此时的理论研究逐渐多起来,他的关注点也逐渐开始转向宏观政策、理论体系构建等方面。”
在这个时期,姚念慈发现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银行实务的结合,注重外汇业务与国际惯例的结合,他将多年的外汇实践结合理论开创了我校独具特色的国际金融专业。
“姚老师不仅是外汇和国际金融专业的先驱者,他对上海乃至国内金融机构的建立发展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谈到姚念慈在业内的地位,贺瑛不禁意气风发起来,记得当时他给银行作顾问时,每周都会坐堂问诊解决一些实务中的疑难杂症,凡经他调解过的案子一般都会有个结果,令人信服。”
同为姚念慈的学生,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法律与合规部王瑞芳对老师的业务作了这样的评价:“他对ICC(国际商会)修订的跟单信用证国际统一惯例熟悉到如数家珍的地步,遇到具体案例时适用哪个条款,不同案例适用条款哪里不同,他张口就能说出来。由于他的专业水平,他可以与ICC直接对话,参与修订意见,他是国际惯例的参与者也是推动者。”
大学教授、国企总经理、高校校长、银行行长,这些光环与头衔背后,是一位人民教授凭一段粉笔,立咫尺讲台三十年如一日的四季耕耘。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陆家嘴中银大厦的会议室里,一位总经理和两位曾经的银行行长向记者谈起了他们的授业恩师姚念慈。
中国银行国际结算单证处理中心牗上海牘总经理张庆亮对老师姚念慈的评价是:“为人师表,德高望重,受众人景仰”,谈及昔日恩师,这位行业的翘楚显得不那么淡定,“从业三十余载,姚老师的影子时时伴我左右,每当遇到难题他的话总是能在我脑中浮现提醒我该如何。跟着姚老师学习,不仅是打下了坚实的业务基础,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要做一个真正为社会、为行业服务的人。”
姚念慈课上得好,对学生要求严格,对问题认真对待是学生们的普遍印象。他的学生沈怡青回忆,“上姚老师的课,可以说压力与动力并存。压力,在于姚老师对每一个问题的认真态度和对我们的要求。动力,在于他这种学习氛围下,我们必须将每个问题弄清楚、搞明白。”
虽然对同学们要求极其严格,可是同学们却个个信服他。每当有不懂的问题都第一个想到找姚老师去问,而姚念慈也是有问必答,并且要答到你满意为止,但如果这个问题根据理解和借助工具书可以解决,他反倒要先问提问的同学,这个问题你查过词典吗?课文里的内容你看清楚了吗?如此要同学先下一番功夫再去解答。他的学生王瑞芳回忆,这么多同学问姚老师问题,他从来都没有被“问倒”过。沈幼勤也说,“他记忆力极好,连一些国际惯例的条条款款也烂熟于心,别说是学生问的那些问题,就是当时的业内专家也根本问不倒他。”
说起姚念慈的记忆力,沈幼勤印象非常深刻,“记得有一次姚老师陪我们上晚自习,广播里放起了当天的新闻,姚老师和我们打趣,30分钟的新闻播完看谁能复述出每条新闻的内容,结果全班无一人能做到,而姚老师自己却如数家珍地说了出来。说完还告诉我们,学这个专业要时刻关注国家的政策方针、宏观经济的动态。”
除了严格认真、“问不倒”以外,因材施教,注重互动也是姚念慈上课的主要特点。张庆亮回忆,“那时上姚老师的课最开始是感觉害怕,因为他提问特别多,回答不上来要吃‘果子’挨批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渐渐适应了这种互动之后,却觉得上课再也离不开它了,这样的方式让那个年代的我们觉得十分有趣。”
而贺瑛则回忆,“姚老师很早就在班上引入了案例式教学,他常将银行里遇到的真实案例拿到课堂上作情景再现,让我们现场讨论解决。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到了银行工作后根本不用实习培训就可以直接上手工作”,“姚老师倡导的是种永不落伍的教学方式,当时我们学校虽然还只是一所中专学校,但这种教学方式如果放在今天牞实际上是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践行。”
然而,姚念慈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却不仅仅培养应用型人才。“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上世纪九十年代时,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的老总都出自姚老师门下,直到现在,他依然桃李满天下,各大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骨干大多都能与他寻得师承。”贺瑛继续回忆。
为师数十载,也正是这些门生弟子支持着他“退而不休”,一直为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姚念慈在《而立之年旧话》中这样写道,“30年来,值得欣慰的是大部分同学毕业后,都能恪尽职守,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有的已担任了行、部、处的领导工作,他们的学术水平、外语水平已远在我之上,我感受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喜悦。”
在教学上,姚念慈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不断进取、精益求精。他每年都要更新、拓宽加深课程的深度,对教材中的不足作出修改。谈及这一点,沈幼勤和邵党娣夫妇十分感慨,“极少有人能做到在课程上年年推陈出新。”沈幼勤说。而曾担任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邵党娣对姚念慈这位前辈的评价是:“聪明、认真、勤奋、记忆力超群,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极致和精致”,“由于他的这些品质,所有的同学、同事都很敬重他,文革时期,由于所谓的历史问题他被揪了出来,可是在课堂上没有人去贴他一张大字报,也没有人去说他一句不好。”邵党娣感怀道。
怀念姚念慈的人不仅是昔日的同事邵党娣一人,就在今年9月的一天,王瑞芳发在78级外贸班微信群内的一条趣闻,引发了全班对姚老师的追忆。“昨晚梦到刚入学时姚老师给我们上外汇课,讲到了汇率市场对股市影响,想到这些基本知识原理,我昨天卖出一只相关股票,结果成功避险”,“那几天人民币汇率十分不稳定,而姚老师授课那时中国离股市诞生还有十多年,而偏偏就是这些最基础的知识,牢牢地印在了我心中,他是我们心中的常青树。”王瑞芳告诉记者。
而对于大家这些评价,姚念慈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该‘博览而约取,厚积而博发’,以其昏昏,如何能使人昭昭?为了使自己能站上讲台就要逼迫自己对教材中的疑点、难点钻深钻透。30年来的边教边学,无形中提高了自己。”
献身党和国家绽放生命异彩
历经辗转,采访的最后一天,记者终于联系到了姚念慈的女儿和女婿。年逾六旬的他们,听闻记者提及要采访已故父亲的事迹显得格外激动。
2015年10月19日下午,在上海青浦区福寿园思嘉堂,记者见到了姚念慈———这位同学、同事们心中的“常青树”。白色的衬衫、灰色的长裤,照片上的他依然精神矍铄,背手冥想,似乎在思考一道国际结算案例的难题……照片的旁边摆满了他生前获得的各类证书和荣誉勋章。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金融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旁边两块用得发旧的普通Tdmpo手表似乎见证着当年每个证书颁发的瞬间。在这些证书中,一张由上海市红十字会颁发的《志愿者捐献遗体纪念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张证书颁发的时间是1991年3月20日。
2003年9月25日,长海医院的一辆医用车上,姚念慈老师安静地躺着。他的下一站将是祖国的各地,人民的心里。谈及此处,女儿姚苹苹不禁潸然泪下,“父亲早些年患有面部板结,这个毛病治了很久都没有结果。于是他决定他离开后,将遗体捐献给祖国的医疗事业,一为自己的身体可为他人所用;二为医院可以用他的病例去做研究,好让PG电子游戏试玩平台技巧人能更早治疗好这个病。”
谈起岳父姚念慈,陶先生的评价是正直、严格、简朴以及全身心投入工作。“他退休后依然坚持工作,活跃在银行一线,印象最深的是他一双13块5毛钱的皮鞋穿了好多年都不换,后来是我们家人硬给换了新鞋。”
走出福寿园时,天已经黄昏,姚苹苹还在念叨着父亲的往事,“父亲一生都全身心投入到了他的教学中,记得我小时候他常常呆在学校里编书写教案,有时候一周才回一次家。”谈及此处姚苹苹不禁潸然泪下。
“感知生命,绽放人生”,这是福寿园大厅里刻着的八个字。想想姚老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他虽已经离开我们十几年,但他的精神,他为学生、为学校、为社会留下的宝贵财富却永远在我们中间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