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他曾冲上云霄,立志保家卫国;60年前他初入银行供职,见证新中国金融业兴起;50年前他身为人师,以思想传道,用数学育才;如今,他只是一位与老伴儿散步闲聊的老人。姚叠叁,我校一位普通的离休党员教师,在校史上与姚念慈、姚学乾合称“三姚”。他与历史同行,与学校共进。
拨通姚叠叁的电话,那头传来老人爽朗而有力的声音,只说了一句就听出是学校的老同事。当提及学校想做“三姚”的报道时,老人只说了一句,“我就是个普通的教师,没什么事值得写的。”
两天后,在常州市一处两室一厅的居所内,姚叠叁爽朗而有力的声音再次响起,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从这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口中中娓娓道来。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老伴儿朱其荃在一旁频频点头,并不住为他添着茶水。
沉睡了七十年的证书
翻开姚叠叁的资料, 一张泛黄的宣纸制证书跃然眼前,这是1945年8月国民党空军入伍生总队颁发的毕业证书,证书签发人是时任总队长,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十五师师长的劳声寰。谈到当年入伍空军的经历,姚叠叁马上来了精神,“1944年时,上海处于沦陷区,不能忍受敌伪压迫和终日亡国奴的生活,我只身赶赴重庆。”
据姚叠叁回忆,当时国民政府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抗日政治口号。年仅20岁的他,正是一名立志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怀着对飞上蓝天的无限憧憬与驱除日寇的壮怀激烈,姚叠叁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空军队伍。上海金融学院社科部胡中柱老师回忆,“记得有次问到他为何加入国民党空军,姚老师打趣说,‘当时举国抗日,我想的是要死也要死得漂亮点,死在敌军空中’。”
1921年7月,孙中山在给廖仲恺的一封长信中,表述了“航空救国”的思想。秉承这一思想,1930年蒋介石在杭州笕桥扩建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招生办学大力发展空军力量。劳声寰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曾写道,中国当时没有制造飞机的工业,没有机械的保养、修护工厂,通讯、气象等航空必要设备都很差,实在没有发展空军的条件。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在艰难的条件下仍然大力发展空军,这为日后的抗战作了一定战略准备。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的第二天,中国空军抗击日军飞机空袭杭州笕桥,击落日机3架,首创中国空军抗战中一次空战3比0的战绩,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日斗志。
1938年,姚叠叁所在的成都空军入伍生总队成立,作为国民党培养空军力量的第一环节,总队在授课培养方面不仅注重军事和专业方面的训练,还尤其注重培养学员的爱国精神和知识素养。《劳声寰回忆录口述》中记载,“为提高学生的学识,对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国文、学庸等极为重视。”同时总队还举办抗日歌舞话剧晚会,唱响“巴山万仞气势如云”等抗日名曲。在空军两年的经历,对姚叠叁性格和兴趣塑造影响颇深。
1946年8月,姚叠叁放弃了赴美训练,主动请退离开了国民党空军,回上海在交通银行工作两年后,于1949年参加革命,进入华东革命大学学习。谈到参加革命,姚叠叁显得有些激动:“感觉自己一直都没有归队,能参加革命,特别是晚年能加入中国共产党我觉得很欣慰。”
1985年,姚叠叁正式向党组织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95年11月,在离休后的第四个年头,他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在入党志愿书中姚叠叁这样写道:“我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但仍然生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烈环境之中,一息尚存之时,无不听从党的召唤。” 在此之后的4年里,姚叠叁始终没有离开学校,在高教研究室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直到1999年,74周岁的他才正式离岗回家休息。
用思想教数学的老师
谈到姚叠叁,统计与数学学院副院长车荣强这样评价:“姚老师教课很有特色,他会用数学的思想育人。”
而学校两办主任崔亦田则回忆,在校史修订过程中,姚叠叁不仅口述当年在学校的授课经过,还认真的整理出了1956年前后数学教学的情况,在这些文字片段中,不难看出姚叠叁当年教授数学的独特思想。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我认为要让学生掌握好数学,一定要让其理解其中的思想。”谈到教了几十年的数学,姚叠叁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在校史收录的姚叠叁《1956年前后的数学教学情况断片》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在教材上,特别强调我国在数学某方面的领先贡献。例如讲无理数(无尽非循环小数)时,就要联系《墨子》中的‘穷,或前不容尺”的思想’;讲到极限时,就要联系《庄子》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思想。”
姚叠叁在教学中,讲到一个概念,往往会将之结合一个道理一种思想,让学生真正去理解数学的内涵。此外,姚叠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强调我国数学领域的贡献,并将这些历史作为标杆和榜样讲给学生知晓。他认为,对当时刚由“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解放出来的青年学生而言,这些内容的灌输,可以大大增强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能够如此引经据典,离不开姚叠叁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在他家里,床边整整两大书柜的书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仔细看去,有《诸子集成》《资治通鉴》《中国近代史词典》等等,其内容大多涵盖文史,却少有与数学相关书籍。问及原因,姚老仅简单地答道,一辈子都喜欢看这些书。此外,姚叠叁在为学任教的同时,仍然坚持不断充实自身,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1966年,以达不惑之年的他取得了上海电视大学数学系本科的毕业文凭,这为他之后的数学教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姚叠叁教学,不仅能用一个简单的道理说明具体的数学问题,而且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从思想上和他们融汇贯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浦东开发,金融先行”的背景下一大批成绩优异的学生考入我校。求知若渴的学子初入大学校园,老师成为他们求知欲的最终归宿。现今已是我校会计学院教师的任海峙就是其中一个。提起在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做学生时的情景,作为“学霸”的她印象深刻“那时刚上大学,想多学些东西,总是觉得课堂的内容‘吃不饱’。”任海峙回忆,“不管是我们这些学生直当对面的提问,还是从课程作业中反映,姚老师总能根据我们的需要制定出适合我们学习的内容。他是我见过最好的老师。”
把学生当子女的“父亲”
姚叠叁家里并没有太多摆设,地板和台面打扫得清清爽爽,房间里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电视机柜和门边摆着的两个活泼可爱的瓷娃娃给整个房间增添了一丝生机之气。卧室里,一摞摞书籍整齐的摆放在书架上,旁边几张姚老夫妇与学生的合照格外醒目。
明年是朱其荃与姚叠叁结婚60周年的纪念,本该是儿孙满堂的齐来贺的场景,可每每谈到此总免不了有些许寂寥。问及朱其荃对丈夫的评价感想,年逾八旬的她说,这一辈子跟了他无怨无悔。“他脾气很好,60年我们一直相敬如宾的走过来,大事小事从未红过脸。”谈及丈夫,朱其荃微笑道。
1956年,同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普陀区办行员的二人走到了一起。可是刚结婚没多久,二人就面临了一段长达24年的两地分居。1958年初,由于组织需要,姚叠叁被调往金山县中学任教,那时交通状况不比现在,从普陀骑自行车到金山需要4个多小时,路况有时还很难行走。“当时金山县的情况是既没有灯也没有自来水,学校只有一两位教师。”姚叠叁提起当年在金山不禁感慨起来,“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情,一位教语文的老师当时生病了,由于调配不开人手,所有的同学都要去老师的病榻前上课。”
姚叠叁在金山中学任教后,学校的情况很快有了改善,他也随之成为中流砥柱,但回上海的事却渐行渐远。“不是没想过调回来,而是当时那种情况那个地方,看着那些孩子让我根本开不了这个口。”
提到这24年的分居,朱其荃的眼眶不禁红了起来,“他投入工作就拔不出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我觉得他很伟大,所以我不怨他更不后悔。”在姚叠叁的书柜上,一张二老与学生的合影格外引人注目,照片正中的一块石刻上分明写着两个字“怀德”。
我校1992届毕业生蒋丽惠说,“姚老师是能让人‘怀德’的人。是老师,更像父亲。这么多年了,我们全班同学都记得他。”
他是同事,也是“活历史”
“嗓门大,中气足,个子高。这是我见姚老师的第一印象。”谈到姚叠叁,崔亦田这样回忆,“1990年,我刚入校,那时同事们都叫我小崔,而只有姚老师叫我小崔老师。这让我一个刚工作的青年信心倍增,顿时有种被尊重的感觉。”
姚叠叁就是这样的性格,他周围的同事无论是谁谈到他都会将他与风趣幽默、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谦谦君子等形象联系在一起。
“姚老师为人颇为爽气,虽然教理科但爱好广泛,喜爱音乐、话剧、舞蹈,人文底蕴十分深厚。”据胡中柱说,姚叠叁出身书香门第,其父与陈立夫有同窗之谊,其母也身出大家。“有则趣闻,姚老师当年跟我讲他父母吵架都以文为乐,二人从未红脸,吵得急了母亲便讥讽父亲姓姚是‘无一笔正’。”1982年上海银行学校重建,姚叠叁与胡中柱同在普通课教研室工作,一教语文一教数学,常常天南地北,互诉衷肠,可谓“友情无关年龄,交流不分文理”。提及往事,胡中柱似乎又回到30多年前初入校园的时光。
谈起60周年校史的修订工作,崔亦田第一个就想到了姚叠叁。“当时校史修订过程中,史料实事不全、传承断档等问题较为凸现。找到姚老师的时候,他不仅仅通过口述还原当年学校的情况,还亲自将这些经历整理成文,并提供了当时的资料。他不仅是我的同事,也是我们学校的‘活历史’”。
1952年,上海金融学院前身上海市银行学校和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银行学校分别创建。1954年,华银、上银合并,并于1956年10月迁回苏州,更名中国人民银行苏州银行学校。后于1958年8月停办。
1958年9月,姚叠叁调任苏州银行学校,一直工作到1958年停办之前。1982年上海银行学校重建,已经57岁的姚叠叁再次回到学校,并在1991年离休后的8年依然发挥余热,从事学报编辑工作。直至今日,他依旧见证着学校的发展。他,与历史同行,与学校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