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的首届保险专业10名毕业生之一
他亲历了保险业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沉浮
他创立了我校保险专业,92岁高龄依然关心学校发展
他是姚学乾,我校校史上三姚(姚念慈、姚学乾、姚叠叁)之一。
姚学乾老人今年92岁,夫人龙碧霞89岁,二位老人居住在上海虹口区一个老式小区里。老人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坚持每天都从四楼下来,在小区里转一转。邻居们对二老的印象是:身体蛮好!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对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是我国高等院校首届保险专业10名毕业生中的两位。其中,姚学乾可谓是跨越了两个世纪的老一辈保险人、我校保险专业的“开山元老”,可以说,他既是保险业的见证者,也是开拓者。
高等院校第一批保险专业毕业生
姚学乾祖籍杭州,1923年出生于上海青浦县朱家角一个商人家庭,在他幼年时期,旧中国内忧外患,通货膨胀,经济溃败,保险事业半途而废,保险人也因战争流离失所,饱经沧桑。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金融保险业也不例外。当时保险界不愿看到洋商保险公司继续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于是联合向国民政府教育部呈文,要求高等院校设立保险专业,培养我国自己的保险人才。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1946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国立上海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率先筹建起我国高等院校里最早的保险系,秋季招收首届保险系学生34名(这也是我国高校设立保险系的开始),学制4年。
国立上海商学院保险系首届毕业生(前排左一为姚学乾,左二为龙碧霞)
1950年5月27日,关可贵先生为即将毕业的同学留言,包含殷殷期盼,“‘毕业,就是始业’,这句话包含两个意义,第一个意义,就是说我们在学校里做好了基本的准备工作,现在开始凭我们所学得的,为人民服务;第二个意义,就是说我们在学校里所学得的,是不够充实,现在就开始向大社会作实际的学习……对人民作真实的服务,向社会作不断地学习,这是人生的真义,也是人生的乐事,愿与各毕业同学共同勉励。”
见证保险业三十年风雨沉浮
姚学乾毕业之际,正值新中国经济百废待兴,这10名本科毕业生着实是稀缺资源,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1950年10月,他进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华东区公司,担任产险科助理员。在工作中,他开动脑筋,对于运输险6种保单合并及条款修订工作下了很多功夫,1951年赴苏北担任业务训练时,主动编印了“保险概论、农作物保险、棉花保险”等5、6种小册子,冥冥之中为后来进入教育领域埋下了伏笔。在人保,他一直工作到1959年,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全国撤销保险机构,本外币保险业务基本停办,仅保留五大口岸城市的涉外险业务,保险业陷入长达20年的停滞时期,发展严重受挫。这种情况下,姚学乾转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闸北区办事处工作,在银行一干就是20年。
1979年,国内保险业得以恢复,姚学乾回到人保上海市分公司工作,担任科员、副科长,并被评定为助理经济师。
投身教育 创建我校保险专业
进入80年代后,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保险业迅速崛起,1984年,我校前身上海银行学校开同类学校之先河,决心创建保险专业,培养保险人才。此时师资力量稀缺,我校发挥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单位的天然“血缘关系”,邀请姚学乾出山,与经德鑫老师一起从零开始、创建保险专业。
开设新专业,首先要有教师,姚学乾通过各种关系,从实务界、高等院校挖人,夏光、陈方等当时的青年老师成为姚老师的助手。开设新专业还得要有教材。“我始终奉行一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姚学乾说,“搞新专业,先要尽力把最基础的课程开出来。在没教材,缺教师的情况下,我们就邀请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来学校座谈、开会,内勤人员叙述他们平时的工作内容、外勤人员谈工作经验、体会。我们把他们的讲话都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理,逐渐形成教材。”可以想象,如此形成的教材确实是最一线、最务实、最接地气的。当时编撰出的教材都只能用油墨印刷出来,1984级保险专业学生蔡爱明说:“每次翻完书,手指头都是漆黑一片。”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姚学乾编写出了《保险概论》、《农业保险》、《保险机动车辆实务手册》,经德鑫编写了《财产保险》等教材。在平日教学中,姚学乾也一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非常鼓励和支持同学们进行课外实践,蔡爱明至今仍对姚老师推荐他去南汇的保险公司实习记忆犹新,“那时姚老师对我写的实习报告不满意,让我重新写,我只好认认真真重写,才得以通过”。
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1984级共培养出国内保险专业学生46人、国际保险专业20余人,这些学生后来均活跃在金融保险行业,不乏佼佼者,这其中包括84级学生、上海锦正保险公估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青,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直属支公司总经理、8451班班长蔡爱明,以及后来的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法务部部长林华标(85级),人保上海直属分公司副总经理韩露(86级)以及平安养老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第一业务分部总经理范华,等等。如今事业上红红火火的他们,每年都会拜访当年的恩师。
1986年11月,63岁的姚学乾在上海银行学校入党。学校升格为上海金融专科学校后,他又担任了国际金融保险系的系主任、高级讲师、副教授。在执教过程中,他的教学与改革富有新意。据同学们回忆,姚老师喜欢提问,让大家上台发言,习题重思考,多谈心,善启发,改革课堂教学,并开辟第二课堂,因材施教。他注重加强调研,树立实践第一观点,紧密依靠专业单位,加强协作,改善教学管理,启发同学自觉学习。教书育人的同时,姚学乾也不放松开拓科研阵地,1989年,他总纂并参与编写的《保险学基础》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表《保险基本职能和经济效益》等十余篇论文,在我校及华师大、财大等大专院校讲授“保险学、财产保险、农业保险、保险学概论”等课程。他曾与上海保险学会协作,进行“上海的货物运输保险”研究,同时还参与了上海社科院、复旦、财大等单位承接的国家七五期间社会科学基金的三个重点科研项目。
1990年,姚学乾从学校退休,在他及老一辈保险人的辛勤耕耘下,我校保险专业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如注重保险与金融、会计的相互渗透、注重与保险公司合作,注重课堂教学与业务实践、学术活动的互动,注重国内保险与国际保险接轨,这使得我校的保险专业在当时上海的中专学校乃至高校中都称得上一枝独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保险人才。
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
1992年,学校的保险专业缺少教师,青黄不接,姚先生接受了学校的返聘,回校执教《财产保险》,且带教了陈玲等一批年轻教师。现已担任保险学院副院长的陈玲对姚老师的敬业印象极深,“姚先生虽然已经高龄,但每次上课都坐着公交车往返,仍然坚持站着上课,一上就是三节课,而且准备教案一丝不苟。”保险学院的陈蕾老师回忆:“甚至在陈方老师结婚的时候,姚老师还在谈工作,硬是把热闹喜庆的氛围变成了工作会议。”“每次去看望姚老师,80%的时间姚老师都在问工作,问专业,问学校近况,去的人都备感压力很大。”陈玲说。“上海保险学会的年会上,每次都能看到姚老师,哪怕他已是八九十岁的高龄。师母不放心姚老师的身体,每次都陪着。姚老师对这个行业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保险学院杜鹃老师说。“姚老师85岁时还学会了使用电脑,因为在网上可以时刻关注保险行业的动态。”陈玲回忆。保险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敏健也对姚老师对学校的关切之情深感敬佩,“姚老先生尽管退休了,但依然非常支持学校和院系的工作。在筹建校友分会的时候,我们邀请他担任名誉会长,他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发言稿准备得十分认真。有一次系里举行党员表彰大会,姚老师也接受邀请来参加。”
如今,姚学乾虽然已是92岁高龄,但仍身体康健,时刻关心着学校的发展,甚至会在学校组织体检时,独自一人去保险系看看,拳拳之心可见。现在,他与夫人龙碧霞一起居住在虹口区一套60平的两居室内。龙女士是日本归国华侨、与姚先生一起大学毕业后,1953年结为伉俪,相濡以沫62年,育有一子三女,儿孙满堂。两位老人如今已踏入凤毛麟角的钻石婚之期,虽然都已经是耄耋老人,但仍乐观豁达、伉俪情深,令师生们欣羡不已。
从保险大国发展到保险强国,离不开人才培养,作为一所以培养金融保险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我校师生责无旁贷。姚学乾等老一辈保险人的爱岗敬业、务实奋斗之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为之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