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4/01/25/17061564191346543312.html
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需要建立全周期、不脱节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机制。今年两会期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不少委员关注的焦点。
市政协委员、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解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大中小学各学段间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独立,各学段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互相脱节的问题。“割裂的心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掩蔽性和滞后性,导致各学段难以动态追踪学生心理状态。”他表示,学生在大中小学会经历不同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解决的危机或心理发展任务,阶段性问题没解决,容易随着学段的上升而日趋严重。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期间的诸多心理健康问题都有中小学的烙印。而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方面,目前大多数高校师资配备基本达标,且专业背景较为扎实。但很多中小学校则存在师资不足的现象,除了一些示范学校设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之外,很多中小学由兼职教师开展工作,缺乏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今年两会,解超也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搭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一体化平台。“要在大中小学均建立预警防控体系,形成学生动态心理成长档案。”他表示,中小学要建立“学校—年段—班级”三级预警防控体系,在高校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重点加强春季、入学季、毕业季等特殊节点学生的心理危机排查。动态追踪每名学生在大中小学时期的心理状态变化,建立有记录可追溯的一生一档案。
同时针对教师,他建议健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一体化保障机制。在保障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足额配备的前提下,重视学校间教师队伍专业性差异化问题,通过研讨活动等形式为专业队伍赋能。如高校心理教师深入中小学开展督导活动,解答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困惑,指导心理辅导技能,提升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各学段及校际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向融通、增强合力,促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出同样建议的还有市政协委员、台盟市委机关干部林丽平,她列举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调研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且早期抑郁症状开始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出现。她在调研中发现,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尚未全覆盖,一些学校并没有开展心理状况调查,也没有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教育系统与医疗系统之间配合度不高,有效提升家长的认知也做得远远不够。
“建议在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有条件的学校一个班级配备两个班主任,分清两人职责,其中副班主任就是发挥心理建设作用,真正关心到学生的心理,起到发现、陪伴、疏导作用。”林丽平建议,要科学有效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针对早期抑郁症状开始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出现的现象,建议提前介入发现和干预机制,在学生五升六年级时段和八年级时段的两个关键点,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检查。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需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形成机制,包括沟通病情、治疗方案、保密协议等,并衍生至区教育局和区卫生系统单位,共同帮助学生。同时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家长联手一对一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