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6331691484948398601
这个夏天,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学子们实地调研、深入考察,组建了100余支社会实践项目团队,其中校级重点项目20项、一般项目30项,“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专项2项;个人自主社会实践达4000余人次,全校社会实践参与总人数超过7000人次,足迹遍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红色历史到乡村振兴,从行业规划到民生问题,立信学子们的假期精彩又充实,他们以社会实践感应时代脉搏,令青春在盛夏中闪光。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
为喜迎二十大,立信学子们在上海、惠州、沂蒙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用脚步丈量大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
来自序伦书院的彭彦荷和她的小伙伴们,通过调查全国范围内的一些重点红色高校,探索其红色文化内核,最后落脚于上海,绘制出一幅完整的上海红色校史地图。他们以红色文化中独有的校史文化为切入点,通过阅读文献、实地访问、电话式访谈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在整理各方面数据和实验结果后,初步形成“线下纸质地图+线上电子地图”,为青年大学生构造了一条简单易懂的“打卡路线”。
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中,“岭南名郡”惠州一直是东江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来自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贺子兰和她的组员们,通过对家乡红色遗迹、名人故居的探访,追寻惠州独特的红色历史,了解惠州丰厚的红色底蕴。她们与居民对话,实地考察、调研惠州各地红色资源。无论是叶挺故居、邓仲元故居、黄氏宗祠,还是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白芒坑革命旧址等红色景点,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
会计学院的刘子涵及其同学则选择了临沂作为社会实践地点,走进华东烈士革命陵园、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记录下红色地标中的革命故事、革命精神,采访老兵,对话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以此为依托,学生们深入社区,宣传沂蒙地区红色革命精神事迹,加强了人们对老区革命精神的认识与体悟。
促进乡村振兴,书写山海情
祖国大地山河万顷,乡土情结刻入血脉。立信学子们深入乡村振兴一线,足迹遍布福建、河南、浙江、四川、贵州、新疆……用热情与智慧书写山海情。
金融学院的谢佳雯及其同学组成了“如山青绿队”,分别在新疆伊犁巩留县阿克图别克镇喀拉奥依村、河北平泉市小寺沟镇万杖子村、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大坝村开展乡村生态及乡村治理调研。从垃圾治理到厕所整改,从房屋改建到夜校建设,同学们深入体验当地农村的日常生活,实地调研、走访村民,与村委面对面谈话交流。在一张张照片、一次次调研中,他们初步了解到乡村的治理情况,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们希望用最真实的图文记录美丽新农村的改变,也期盼着能在一次次的走访、调研、实践、总结中找到更好的治理建议与促进生态改善的建议。”谢佳雯说。
同样将目光聚焦于乡村振兴,会计学院的王纹静及其团队来到河南省郏县,围绕“乡村图书馆建设现状与提升路径”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描绘出生机勃勃的乡村图书馆建设图景。近年来,乡村图书馆的建设逐渐成为乡村治理过程中亮眼的篇章,该团队围绕乡镇图书馆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期望营造更好的乡村文化教育氛围,实现乡村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资源平衡。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怎样因地制宜帮助贫困地区致富是一门重要课题。来自会计学院的龚奕同带领团队聚焦福建赤溪的畲族妇女创业联盟,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共性方案和个性决策,探寻妇女创业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将价值目标与实践行为相契合,并最终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双提升。团队走访福建赤溪,并深度采访巾帼创业社社长,同赤溪当地的妇女进行交流,感受妇女创业前后的变化历程。项目探寻到畲族妇女创业过程中聚焦Z世代人群,完成文化创意转移,真正做到地区可持续文化开发。
要想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发展数字农业是增产增收的财富密码。来自法学院的胡思琪团队深入浙江省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实地调研,期望探寻出一条可复制的新农村数字化生产道路。团队成员来到浙江省广陈镇绿迹数字农业生态工厂,了解到该工厂从育苗、种植到销售全过程数字化管控的全流程,并实地考察气雾培施肥、无人植保车等农业智能化装备应用的现状。此外,实践团队还采访了解了农村生产数字化带来的实际社会效益以及当前遇到的瓶颈与挑战,对于进一步开拓数字农业发展产生了较高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加强行业探索,解决实际问题
受近期河南村镇银行案启发,信息管理学院李富利同学萌生了探讨农村金融市场风险与可持续发展的想法,他和小组成员实地走访调查全国16个省市共计31个村镇银行和40个村落,总结提炼了我国当前农户金融需求和行为特征,构建农户金融供给、需求、决策、教育、可获得性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的逻辑回归模型,希望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为农户解决“融资难”提供新思路。
今年上海疫情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年轻人的储蓄倾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年轻人花钱不再任性?”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王泯皓团队关注起这一社会现象,通过电话访谈、网络访谈和调查问卷结合统计数据分析的调查方法,对上海市在读大学生以及“90后”社会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对其储蓄的变化方向、变化程度和变化结构,以及储蓄意愿现况及消费意愿高低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疫情对日常生活的冲击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老年人群体。随着社会老龄化、少子化,医疗服务需求增大,陪诊作为一个新行业应运而生。金融学院的陈子艳及其团队成员以上海浦东新区曹路社区为例,探索了“高校覆盖社区”“青春陪伴夕阳”的元宇宙虚拟社区模式,了解到其科技助老,让老人看病更安心的优势所在。据了解,该模式基于元宇宙技术,为用户和服务人员建立专属形象,提供沉浸式的就医、社交、学习体验。“区块链+”智慧陪诊服务体系实现了多节点通过数据上链的形式记录并查看老人的医疗数据,实现数据共享;通过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方式,保障数据安全。
关注热点民生,为人民服务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会实践活动中自然少不了民生板块。这个暑假,立信学子关注热点民生话题,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走访调查、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对相关热点话题进行研究。
会计学院的杨浩宇及其团队将目光集中于农村地区,将养老问题与闲置资源利用的问题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农村闲置资源利用的农村养老模式创新的调研”这一项目。他们实地走访了各自家乡的农村地区,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希望通过充分调动农村现有闲置资源和吸引外部资本投入等方式开发农村养老新途径。
同样是养老,国际经贸学院的孙强及其团队提出了“‘十四五规划’背景下我国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这一项目。他们实地走访了浦东新区目前提供智慧养老服务的机构,考察智慧养老专区、微信养老小程序与养老直播平台,了解其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他们希望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发PG电子游戏试玩平台技巧“智慧养老”新模式,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减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工商管理学院的樊思璟及其团队把目光对准放学早却无人陪护的“新留守儿童”,设立了“大学生社区关爱小屋:996背景下‘新留守儿童’晚托陪伴计划”。从初步摸排、了解各方需求到获取项目证明、筹备招生工作,再到对老师进行培训、最后正式运营等一系列工作,该项目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在放学后有一个可以暂时安身的温馨之处,既陪护了孩子,也令家长放心。
“全民反诈”是近期被热议的话题,为帮助农村居民提升防诈骗意识,金融学院的朱媛彦及其团队设立了“‘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泥城镇金融反诈知识普及活动”项目,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成立“泥城镇金融反诈知识普及”小组,在浦东开展实地调研,到泥城云绣苑居委开展线下宣讲普及活动,希望能帮助农村居民远离金融诈骗。朱媛彦说:“调研过程中,不少老年人向我们诉说了被骗的经历,我们深感防诈骗宣传任重道远,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不断提高老人的防诈骗意识,真正远离诈骗。”
民生问题不只有“人”的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流浪宠物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加上疫情因素,它们的安置、饮食、卫生等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对此,金融科技学院的张芝艾团队提出了“用互联网思维解决流浪宠物的安置”这一项目。项目组正在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搭建一个允许用户提交流浪宠物信息数据的网络平台。在平台运行一段时间后,小组成员将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与公安犬只收容中心、公益收治中心进行对接,帮助流浪宠物得到妥善安置。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这个夏天,立信学子知行合一,步履不停,用脚步丈量大地,用青春告白祖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