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 | English
| 在线投稿 |
当前位置:  PG电子 > 观点 > 正文
王亚南:思政课如何避免“唱独角戏”
日期:2017-04-06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王亚南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呈现理论贫困和实践无力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功能来看,目前的确存在面对火热的现实世界尚难以足够合情合理解释的现象。这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功能的理解存在偏差。事实上,马克思提供的不是现成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践的规范、批判和引导功能来看,重理论对实践的“依赖”,而忽略理论对实践的超越性,就颠倒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思政课堂上,应该更加注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善于揭示出实践的规律。

  其二,方法论上的“实用主义”倾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功能的弱化,导致出现用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情况。诸如各种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等理论之争,背后折射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尊重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不认同,其实质是意欲取代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一些人总是抱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态度来运用马克思主义,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只言片语中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正途,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还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部分功能。

  具体来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改变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认识中,确立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教学取向。

  在教学理念上,改变以知识传授和体系建构为中心的教学取向,确立问题导向。将教材中的重点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对接,引导大学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思考,在锻炼理性思维的同时,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

  可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政课教学规律,还原教学内容,创制相应的历史情景,强化课堂教学的体验式效果,让大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不仅建构知识、发展能力,还可以产生情感、生成意义,从而彰显思政课对大学生信仰养成、品格塑造的独特作用及人文情怀。要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魅力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认同、道路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要将火热的社会现实转变成鲜活的教学内容,用大学生愿意听、听得懂的方式讲课,让思政课接地气、有亲和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中西马”相结合)融入到思政课中,及时关注和把握时代特征和学术前沿话题,提升思政课的理论渗透力。

  二是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拓展中,始终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

  打通思政课与非思政课程育人通道。改变思政课“无人听”、思政课教师“唱独角戏”的旧貌,展示各个学科群同向同行、同构共建的新颜,充分调动包括各类专业课、通识课在内的多元学科资源和师资力量,集成理论优势,既凸显思政课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每门课程、每位教师的育人功能。

  拓展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加大思政课选修课程的建设力度,鼓励开设介绍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独特历史进程和经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专著选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理论新成果”等课程,让大学生在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的同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科学与信仰的统一。另一方面,立足学校特色开设一批有助于陶冶情操、培养理想的通识课。例如,上海部分高校近几年开设“中国系列”通识课,在凝聚课程品牌效应的基础上,既能整合学校的育人资源,又能拓展通识课程的思政内涵,实现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的融会贯通。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本着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养优秀的原则,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培训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例如,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培训体制机制,以专项课题研究作为政治理论素养进修的方式,在专项的设置上不断加强青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的兴趣和对学科的归属感、荣誉感。 

  (刊登于2017年4月5日《解放日报》,链接地址: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7-04/05/content_19061.htm

点击率:    编辑:新闻中心 王蕾
相关信息
“新时代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报告会举行 马院举办“如何开展好思政科研工作”沙龙
【光明网】新时代,高校如何用诚信文化育人 【上海教育电视台】 诚信教育,如何立志守身、处事待人?
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育山海经》:诚信教育,如何立志守身、处事待... 【搜狐】区块链金融如何健康发展 聚焦2016陆家嘴区块链金融高峰...
上川路校区:浦东新区上川路995号 文翔路校区:松江区文翔路2800号 中山西路校区:徐汇区中山西路2230号
沪ICP备09005481号-4 CopyRight ©2015-2016 版权所有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